显示标签为“曹雪芹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显示标签为“曹雪芹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
2008年1月1日星期二

棋局已残,吾人将老......

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,说的就是这个罢。……


刘鹗 《老残游记》自叙


婴儿堕地,其泣也呱呱;及其老死,家人环绕,其哭也号陶。然则哭泣也者,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终也。其间人品之高下,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。盖哭泣者,灵性之现象也,有一分灵性即有一分哭泣,而际遇之顺逆不与焉。

马与牛,终岁勤苦,食不过刍秣,与鞭策相终始,可谓辛苦矣,然不知哭泣,灵性缺也。猿猴之为物,跳掷于深林,厌饱乎梨栗,至逸乐也,而善啼;啼者,猿猴之哭泣也。故博物家云:猿猴,动物中性最近人者,以其有灵性也。古诗云: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啼三声断人肠。其感情为何如矣!

灵性生感情,感情生哭泣。哭泣计有两类:一为有力类,一为无力类。痴儿呆女,失果则啼,遗簪亦泣,此为无力类之哭泣;城崩杞妇之哭,竹染湘妃之泪,此有力类之哭泣也。有力类之哭泣又分两种:以哭泣为哭泣者,其力尚弱;不以哭泣为哭泣者,其力甚劲,其行乃弥远也。

《离骚》为屈大夫之哭泣,《庄子》为蒙叟之哭泣,《史记》为太史公之哭泣,《草堂诗集》为杜工部之哭泣;李后主以词哭,八大山人以画哭;王实甫寄哭泣于 《西厢》,曹雪芹寄哭泣于《红楼梦》。王之言曰:别恨离愁,满肺腑难陶泄。除纸笔代喉舌,我千种想思向谁说?曹之言曰: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;都云作者痴,谁解其中意?名其茶曰千芳一窟,名其酒曰万艳同杯者:千芳一哭,万艳同悲也。

吾人生今之时,有身世之感情,有家国之感情,有社会之感情,有种教之感情。其感情愈深者,其哭泣愈痛: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《老残游记》之作也。

棋局已残,吾人将老,欲不哭泣也得乎?吾知海内千芳,人间万艳,必有与吾同哭同悲者焉!


2007年3月12日星期一

The Toughness and Color of Writing--E.B.White/ 简练的好处

Write with nouns and verbs, not with adjectives and adverbs. The adjective hasn’t been built that can pull a weak or inaccurate noun out of a tight place…. [I]t is nouns and verbs, not their assistants, that give to good writing its toughness and color. (E. B. White, The Elements of Style, 3rd Edition)

写文章时,名词和动词最鲜明有力,因此不要用过多的形容词和副词来修饰。这个道理其实好懂。谁都知道大海是蓝的,血是红的,麦子是黄的,因此写下了“大海”、“血”或“麦子”以后,颜色已经包含在里面了。即使是“血海”、“麦浪”,也无须用鲜红或金黄来修饰,除非是为了故意的效果。

《红楼梦》里的对话,美轮美奂。从话锋里尽可以想象林黛玉有多酸,袭人有多诡秘,平儿有多恭敬,凤姐何等精明。可是,曹雪芹根本不用“酸”、“诡秘”等字眼。所有人说话,都是不加分别的一个动词“道”。最多是两个字,“笑道”。

再举个例子,《史记 · 循吏列传》里对石奢的记述只有这么一小段:

石奢者,楚昭王相也。坚直廉正,无所阿避。行县,道有杀人者,相追之,乃其父也。纵其父而还,自系焉,使人言之王曰:杀人者臣之父也。夫以父立政,不孝也。废法纵罪,非忠也;臣罪当死。王曰:追而不及,不当伏罪。子其治事矣。石奢曰:不私其父,非孝子也;不奉主法,非忠臣也;王赦其罪,上惠也;伏诛而死,臣职也。遂不受令,自刎而死。

一百二十六个字,就把一个充满了内心挣扎的人物永传千古了。不光没有用形容词,而且连事情也是挑选最重要的关头才写下来。石奢追到父亲时心理活动怎样,说了什么,楚王的心情如何,石奢自杀前有怎样的痛苦挣扎,都不提。把一个不简单的人物“传略”到如此简略的程度,却能震撼千古以后的读者,说明了简练的好处,也说明了简练的不易。

© Copyright by Dun Wang (王敦). All rights reserved. 著作权拥有者:Dun Wang (王敦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