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1月5日星期三
2008年3月31日星期一
2007年10月18日星期四
2007年9月21日星期五
2007年9月8日星期六
2007年8月25日星期六
丰子恺的画(九):小桌呼朋三面坐 留将一面与梅花
Posted by
Dun Wang
at
10:07
0
comments
Labels: 丰子恺, 漫画, Feng Zikai (1898-1975)
2007年6月25日星期一
2007年5月26日星期六
2007年4月29日星期日
2007年3月14日星期三
2007年3月5日星期一
丰子恺的画(三): "Music Class in a Village School"
Posted by
Dun Wang
at
09:50
1 comments
Labels: 丰子恺, 漫画, Feng Zikai (1898-1975), Music
2007年2月19日星期一
读丰子恺的画(二): "Winter of Jiaxing"
这幅画一看上去就很有意思。大人和小孩穿得严乎乎圆滚滚的,煞是可爱。穿成这样,却不让我们看到正脸儿,在我们的想象中,这一大一小的样子就更可爱了。在这个寒冷光秃的冬日,只有他们两个在走动。他们是回家还是去做客?与这二人形成对比的,是光秃秃的树,光秃秃的石板路,光秃秃的冬天。其实,在坚实的树皮底下,依然流动着树的生命,厚厚的石板下面,也蛰伏着虫蚁和嫩芽。只是冬日的生命万物都被裹着盖着,我们看不见罢了。就连这一大一小两个人,手也是袖中牵在一起,暖暖的。
© by Dun Wang (王敦). All rights reserved. 著作权拥有者:Dun Wang (王敦)。
Posted by
Dun Wang
at
11:29
0
comments
Labels: 丰子恺, 嘉兴, 漫画, Feng Zikai (1898-1975), Jiaxing
2007年2月11日星期日
读丰子恺的画(一): "A Late Home Return"
题目叫《晚归》,与画意十分贴切。墙上的钟告诉我们已经很“晚”了,稚子的亲昵告诉我们这是归家的一幕。不仅如此。“晚归”可能有更深的意思。“晚”让人不禁想到时间的流逝,晚者,老也。“归”呢,意味着返回到时间的初始——孩提时代。人伦的延续与孩子的等候,引导归航的主人公回到了家园。他蹲了下来,眼睛与孩子的视线在同一个高度交织。时钟的满脸笑意便是对“晚归”这一幕的称许。
说到那个时钟,画得也很有意思。它高高居于父子三人的上方,画面上大片的空白使得背景里应有的一面白墙完全是虚空的,需要由观者的想象力来补充。在想象一片空无的白墙时,也自然有可能联想:时间就是这般地了无痕迹。
还说那个钟。我发现它的形状与电视剧《围城》里方鸿渐的爸爸、无锡方老先生的那口著名的钟简直完全一样。《围城》里方老先生的钟每天都要晚个把小时。方鸿渐和孙柔嘉结婚以后,这口钟又传给了方鸿渐。丰子恺先生是浙江人。如果我们相信电视剧《围城》对道具的细节很讲究的话,大概会觉得,民国时候浙江的钟都是这个样子罢。
© by Dun Wang (王敦). All rights reserved. 著作权拥有者:Dun Wang (王敦)。